《归来》应当算是部商业片充斥的电影市场中近来最受人关注的文艺片,因为张艺谋的导演、陈道明、巩俐的主演以及最新“谋女郎”张慧雯的初次亮相,这部电影都受到大家的关注。电影的剧本来源是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小说我没有看过,但是电影拍得没的说,相信小说本身也是一级棒的。
剧情感人
电影的开始是丹丹(张慧雯 饰演)在学校舞蹈团练习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丹丹跳的很好,老师也很喜欢她,并宣布在近期将会最终确定由谁来跳主角吴清华。那是在1973年,距离文革结束还有三年,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在《红色娘子军》中担任吴清华的角色不单单是对其舞蹈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政治上得肯定。而对于一个“老右派”的女儿来说,这个机会更加重要。而开场的另一个场景是一列火车惊醒了在桥洞里睡觉的、狼狈不堪的陆焉识(陈道明 饰演)。
跳完舞的丹丹被叫到办公室,看到妈妈冯婉瑜(巩俐 饰演)已经在等,于是由工宣队队长(郭涛 饰演)向他们宣布,他们的家属——狡猾的“老右派”陆焉识在转场的时候逃跑了,希望他们不要和陆焉识有往来,发现了就尽快报告。当要求表态时,丹丹毫不迟疑地坚定表了态,而冯婉瑜却很迟疑……与此同时,农场来了邓指导员(祖峰 饰演)和刘同志(刘佩琦 饰演),由街道办的李主任(闫妮 饰演)带到家里了解情况,随后蹲守在家门口。
由于陆焉识的逃跑,原本铁定属于丹丹的吴清华一角被换给别人,丹丹十分痛苦。就在这天晚上,陆焉识准备回家与妻女相见,但在家门口看到了蹲守的邓指导员,于是改由房顶的烟囱来到家门口。陆焉识轻轻的敲着门,知道丈夫一定会回来的冯婉瑜在家里等着,当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时,她激动得不知所措,因为她知道门口的那个就是丈夫陆焉识,但她不知道该不该开门,特别是从窗户看到了丹丹已经回来了。陆焉识试图打开屋门,但是屋门是锁着的,他写了个纸条递了进去,告诉她第二天在火车站见面。丹丹回来了,在门口发现了陆焉识,他快速逃跑,但是3岁起就没有见过父亲的丹丹凭借着革命警惕性认出了这人就是陆焉识,她厉声喊出“陆焉识”,他站住了。陆焉识告诉丹丹他就是要回来看看他们母女,但是丹丹不想见他,陆焉识让丹丹告诉妈妈明天相见。这因为父亲逃跑让自己失去了饰演吴清华的机会的丹丹,此时决定向蹲守的邓指导员告发并由其向学校申请立功以争取饰演吴清华。冯婉瑜没有见到陆焉识,但是看到了丹丹和邓指导员在说话。冯婉瑜什么都明白,她也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她什么都做不了,能做的就是给丈夫包几个馒头,再带上些被褥。丹丹死拦着不让妈妈去……
第二天一早,丹丹醒来时已经盖着被子,但妈妈已经出发了,她也追去了火车站。在火车站,陆焉识一直等着妻子的到来,她看到了妻子,但人潮涌动,他又看不见了,为了让妻子能看到自己,他奋不顾身跳起来大喊妻子的名字,站在天桥上的冯婉瑜看到了丈夫,还没来得及过去,她也看到了赶来抓他的人,她大喊让丈夫快跑。但是,陆焉识没有逃跑,而是冲向了妻子,冯婉瑜也冲向了丈夫。几个壮汉一边丝丝地按住陆焉识,一边拦住冯婉瑜,就差几米,这对十几年没有相见的夫妻没能抱在一起。
三年后,文革结束了,陆焉识回来了,但是在火车站接他的是女儿丹丹,冯婉瑜没来。丹丹已经在纺织厂上班,上次的风波后,她最终也没有演上吴清华,后来也就不跳舞了。丹丹把陆焉识接到了工厂宿舍,但是她要赶紧上班,说是下班后有事跟他说。等不到下班的陆焉识还是直接回到家,他看到的是家里没有锁门,到处贴了小纸条,写着提示做什么的几个字。这时,冯婉瑜回来了,看到陆焉识之后没有任何激动,而是似乎看到了一个客人,十分客气地寒暄着。陆焉识也被弄得糊里糊涂,就去铺床,这时冯婉瑜疯狂地把陆焉识赶了出去,还口里叫他“方师傅”。
街道办的李主任带着大家向冯婉瑜正式宣布陆焉识已经平反,并给她看了本不该给个人看得公函,冯婉瑜很高兴,但是还是不相信由李主任代表组织担保的陆焉识就是陆焉识。无奈之下,陆焉识在李主任的帮助之下,在楼下大院口的小卖部旁边的屋子里先住下了,这样可以离冯婉瑜更近一些。丹丹向陆焉识讲述了情况,原来是一年前开始,冯婉瑜得了“心因性失忆症”,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也认不出多年不见的陆焉识,只认得丹丹,但也只记得丹丹在舞蹈团跳舞,不记得她去了工厂,另外她还记得丹丹告发了她的父亲,冯婉瑜不原谅丹丹。
陆焉识和丹丹去请教了医生(张嘉译 饰演),医生也没什么办法,只是告诉他应该用各种可能勾起她某种回忆的东西来治疗,比如图像、文字、音乐,等等。陆焉识便开始想了很多办法。他开始是把他最后一封信交给了冯婉瑜,上面写着本月5号到火车站,然后他再从火车站走出来,但是冯婉瑜不认识他,而从此,冯婉瑜每个月5号都来火车站接丈夫。
陆焉识找到老同学巩素珍(陈小艺 饰演),要来了一张他们夫妻和陆焉识夫妻俩的四人合影,因为家里的所有照片中陆焉识的部分都被丹丹剪掉了。丹丹把这张照片交给了冯婉瑜,冯婉瑜很高兴,因为这是仅有的一张带有丈夫的照片,但她还是没能对着照片认出如今的陆焉识。冯婉瑜又在收拾屋子,想起丈夫喜欢弹钢琴,边打电话叫人来调钢琴,恰巧被陆焉识听到,他就加班调琴师来调钢琴。随后,在冯婉瑜再次去车站接人回来后,陆焉识在屋里弹起了他曾经弹给她的曲子,冯婉瑜站在他身后,慢慢把手放在他肩膀上,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陆焉识感到了妻子的触摸,激动地泣不成声,他紧紧地抱住冯婉瑜,享受这一刻的重逢。但是,没过多久,冯婉瑜又“恢复了正常”,一把推开了陆焉识。
陆焉识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把他在改造期间写的但是没能寄出的信装作寄给冯婉瑜的方式交给她,还帮她抬到屋里。冯婉瑜很是高兴,看到这么多来自丈夫的信,但是她得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于是陆焉识就给她念信,她静静地听着。于是,陆焉识每天都来给冯婉瑜念信,成了“念信的同志”。陆焉识有些害怕,他怕永远成了一个“念信的同志”,但是,丹丹对他说,如果能一直陪在她身边,其它的都不重要了。陆焉识又开始念信了,不仅念原来的信,他还通过写新的信的方式让她对一些事情多加注意,特别是缓和了母女的关系,让丹丹回家来住了。过年了,丹丹和冯婉瑜做了饺子,然后送到陆焉识住的地方,也算是一家人在一起过了年。
许多年以后,一切如旧,冯婉瑜还是不认识陆焉识,还是记得到了一个月的5号就要早起去火车站接丈夫。这天又是5号,丹丹帮打扮好的妈妈穿好衣服,楼下陆焉识准备了一辆带篷的三轮车,用被子把座位铺好,再接冯婉瑜上车,再用一个被子盖住她的腿,然后拉着冯婉瑜去了火车站,陪她等待“丈夫的归来”……
张艺谋的“大义”之作和陈、巩对人物的刻画
先说说张艺谋的大义之作,比较于《金陵十三钗》,《归来》同样是一部的大义之作,但是不同之处在于《金陵》的故事情节更多、更长,而大义蕴涵在结尾之处,《归来》的大义则是从开始到最后,一直由陈道明、巩俐和众演员们在刻画。
《归来》的大义在于对人性的反思和对爱的理解与烘托。电影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次“归来”。第一次归来是逃回来,虽然体现了陆焉识对于妻女的念念不忘,但更多的是体现了冯婉瑜在知道一切时的义无反顾。她无能为力,但也要给丈夫做一些吃的,再带上一些被褥;她想和丈夫拥抱,但是看到来抓他的人时,她拼命大喊“快跑”,并冲向来抓他丈夫的人。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很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但是在冯婉瑜的心中,人性本身高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她心里最清楚的是对丈夫的爱,而不在乎他是不是什么“右派”或者“逃犯”。
正好像是一个小小的轮回,三年后的第二次归来是名正言顺的回家,但是物是人非。陆焉识一直试图让妻子认出自己是谁,但始终没有成功,在丹丹的提示下,他也明白了,妻子认不认得出他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正如他对丹丹所说,“妈妈是病人,要体谅妈妈”。所以,陆焉识选择了陪在妻子身边,这是因为他对妻子的爱得自然选择,他要留在她的身边、保护她、照顾她、陪伴她,包括每个月5号陪她去接“丈夫”。
不得不说,这样的轮回过程,陈道明和巩俐刻画的细致入微,每一处都把握得很好,让人感到十分的自然、得体,能够看到爱的自然流露。
矛盾的丹丹
张慧雯有幸成为新的谋女郎,而她饰演的丹丹也很出色。让我们能够看到的丹丹是一个好女孩儿,她爱憎分明、听话懂事、孝敬父母。虽然她告发了父亲,其中也有对父亲的抱怨,但是那更多是时代造成的,就丹丹本人来说,她很关心妈妈,即使妈妈不理她,她也会早晚都来看看妈妈,在爸爸回来后一直陪着爸爸想办法照顾妈妈。在前半段里演绎的革命立场坚定的丹丹不能够被否认,因为她就是一个小孩子,具有一代人的特征,作为在那个时代生长起来的孩子,她有她逃不出的历史局限性。文革结束后,我们看到的丹丹是一个正常的丹丹,一个有血有肉的丹丹,也看到了一个虽然夫妻不相认,但却温馨、团聚的一家人。
其实,还有一个矛盾,就是在剧情中没有继续提到的“方师傅”。陆焉识后来再次被冯婉瑜认为是方师傅,而且极其恐惧,他问了丹丹,但是丹丹那时候还小,只记得方师傅用饭勺打了妈妈。其实观众看得出来,方师傅应该是借由他作为革委会领导的权威和陆焉识被打倒以致冯婉瑜孤儿“寡”母,对冯婉瑜做了些不该做的事情,不限于用饭勺打了她。对于陆焉识来说,听到这些已经极其气氛,并决定也用饭勺“打”方师傅来报仇,有点儿知识分子的劲儿。但是,当他来到方师傅家的时候,开门的是方师傅的妻子(丁嘉丽 饰演),丁嘉丽进展演泼妇的绝活,对着陆焉识就是一顿骂,原来方师傅被抓走了很久都没有放回来,而且方妻一再说他们家老方是好人。好人又怎么能够做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的事情来呢?我也可以相信方师傅是好人,不然和他天天在一起的妻子就不会那么果断地认定自己的丈夫是好人,要赶紧放出来。但是世事弄人,当方师傅具有了在某个范围的绝对权威,又面对着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他可能会改变。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评价集中营长官葛斯时所说,他也认为这个恶魔一样的人是因为战争改变了他,否则他也是个好人。方师傅应该就是一个被环境改变了的好人。
其他
这部片子的另一个八卦看点,就是众星云集,前面提到了多个明星,而其中绝大多数仅有一场短戏,寥寥几句台词,即使像刘佩琦这样的老资格也没有几句台词。应该说张艺谋足够大腕,同时也说明好戏里面就算是当配角也是留名青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