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微软终于最终停止了对Windows XP的更新服务。延续了12年的经典操作系统终于“officially”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下面的网页截图是微软的官方声明。
Windows XP绝对是一款经典的操作系统,没有必要从技术的层面去分析,这个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也没什么意义,但众多人多年的使用,就说明了一切。在这样的一个时点,可以对这件事去回顾和思考,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历时12年的经典操作系统
回顾XP的历史可以参考很多网上的资料,我只想想谈谈自己的记忆。这里可以多谈一点,也就是往前谈一点儿,就从Windows 3.X转向Windows 95开始。记得1995年的时候家里有一台386电脑,那时候用电脑根本没有“视窗”的概念,而就是认为电脑应该是黑黑屏幕上一行行的命令和代码,很多人恐怕不能想象如何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排版文档、使用电子表格等等,从这一点来说感觉自己很酷,但恐怕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DOS作为操作系统的电脑普及起来没那么容易。后来,我的那台电脑上安装了Windows 3.2中文版,运行非常慢,也没什么用,只是偶尔扫一下地雷,不过的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全图形操作系统,但真正的全图形操作系统还得说是Windows 95。1996年上中学后我用了一个装有Windows 95的笔记本,记得第一天看到它的时候很是震撼,很漂亮,操作方式也不一样,界面和Windows 3.X不一样,开始有了底下的那个经典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有意思的是,我还在找怎么输入DOS命令,但其实大概从那时开始微软就准备_干掉命令行_了,所以直至Windows 8时代,命令行工具都十分简陋,跟Mac OS X和Linux不一样,这两个操作系统的命令行工具做得十分漂亮和多功能,Mac也是全图形的,但是命令行仍然显示其作为Unix系统的强大,而Linux则更是完全可以不用图形界面。
Windows 95和后续的98及ME操作系统都挺棒的,但其实也都不稳定,应该说那是个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时代,微软的Windows系列几乎是唯一的广泛推广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和Intel组成的“Wintel”联盟,或者说一个模式或者解决方案,可以使人们很容易地用上电脑。我可以清晰记得那时Windows系统的不稳定,死机和蓝屏真是太平常的事情了,重装系统是必备技能,各种系统光盘则是必备武器(正式盗版“光荣”、正版“另类”的年代)。那时也流传着一个传说,那就是还有一种Windows叫做Windows NT操作系统,据说是给服务器用的,特别的稳定……
所以,当XP来临时,它有着一点颠覆的东西就是它是NT内核的Windows,因此有着比95、98和ME更为优秀的基因。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对于Windows最大的无奈和渴望其实就是稳定性,当然耳目一新的界面也可以加很多分。但实际上,不知道是我的使用有问题还是怎样,那个时候XP也不是很稳定,直到打补丁很久以后,才突然发现XP已经越来越稳定了。成熟和稳定的XP越来越好用,经典就是新的东西很难把它推翻而建立自己的秩序,至少现在Windows 7和8感觉是在添砖加瓦,但根基还是XP,当然微软为新系统所做的底层工作我们并不懂,至少实际应用来看,XP依然不过时。
其实XP使用之后的事情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了,感觉就是标准,对于微软推出Vista和7都提不起兴趣来,也不曾报以太多期待,因为不知道有什么可期待的,感觉就是——“还有啥好弄的呢,不就这个样子吗?”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引自百度百科的时间表再来回顾下XP的重要时点:
- 2000年:Windows XP的前身Windows Whistler开始研发。
- 2001年:10月,微软副总裁Jim Allchin首次展示了Windows XP。同年发行了两个版本:Professional和Home Edition。
- 2002年:9月25日微软推出Windows XP SP1补丁包,允许消费者与电脑制造商自行移除部分结合在XP中的“中介软件”技术。
- 2004年:微软花费3亿美元推出XP SP2补丁包。
- 2005年:微软发布64位的 Windows XP客户端和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2个系列,支持Intel和AMD的64位桌面处理器。
- 2007年:1月,Windows Vista发布,随后微软首次提到停止XP发售的计划。
- 2008年:4月,微软推出XP SP3补丁包,并宣布这是为XP的最后一次升级。
- 2008年6月30日,微软停止XP销售。并宣布针对Windows XP 的主要支持至2009年4月14日,延伸支持至2014年4月8日。
- 2009年:4月14日,微软停止Windows XP的技术支持,包括新的IE、DirectX、MSN等微软服务不能在XP上使用。
- 2009年:10月,Windows 7操作系统正式上市。并开始占领市场,截止至2013年6月,Windows 7的市场占有率高出Windows XP 7%以上,已经替代Windows XP。
- 2013年:微软宣布,Windows XP SP3将于2014年4月8日停止服务。
- 2014年:4月8日,Windows XP正式停止服务。
停服之后
根据微软官方的介绍,停服之后使用XP操作系统就不能继续得到技术支持了,说的简单点儿就是以后没有补丁更新了,至于微软的杀毒软件MSE则只能得到恶意软件签名,但也不提供支持了,总之是没有官方的保证了。但是由于中国的用户群体十分庞大,而且其中大量都是使用着几款国内主要的基础性软件,如QQ和360等,这些厂商也随即开始提供了防护支持,微软中国也表示会和这些厂商合作在一定时间内提供一些支持。但是,根据一些分析认为,由于这些软件厂商无法获得XP的源代码,自然也就无法提供深层次的保护,都是表层的保护,也就是说这种保护是有限的。
在微软宣布XP停服的网页中,还指导了用户如何继续使用Windows,其实不用想也知道,那就是升级至最新系统Windows 8.1;微软还提到了,使用Windows XP的很多电脑可能无法升级到Windows 8,那就只能买新的了。
其实微软对XP停服后的很多争论也挺有意思,比如关于微软是不是还应该继续服务啊,什么中国都是盗版微软继续升级不划算之类的,部分有些愤青,对微软指指点点。我倒觉得微软做什么都无所谓,它就是一个软件公司,它按照它的商业利益和逻辑来工作和运转。想想XP之前,1995年到2001年一共六年的时间换了三代操作系统(95、98和ME),而XP自己就撑了12年多,而在2008年微软就停止XP的销售了,这六年来微软都是在用之前赚的钱为XP用户在服务,感觉真是差不多了!对一个商业公司来说,也不能要求太多了。
至于说盗版,我觉得还是不提为好,真是丢人。其实现在的电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过去那个DIY满大街,然后都安装盗版XP的时代已经不再了,现在的电脑中,大部分都是品牌台式机和笔记本,基本都安装了正版操作系统,但也有少部分不带系统或者只带DOS或者是Linux系统,最后还是安装盗版的Windows;而DIY已经成了高大上的领域,至少在我看来,列出一个DIY的配置单,不够5万块的话不看也罢,感觉这些人不缺千八百自备一套正版操作系统。
其实,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可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可能还需要时间特别是血的教训,比如巨额罚款,才能让大家警醒;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购买正版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都不是太大开销,而且还可以使用好多年,如果再考虑到法律风险,感觉还是负担得起的,如果还是说负担不起,我只能说这些东西和起码的房租、水电费都是一样的,应该算基础性的必要支出,不去承担的话就别开店了。虽然这样说显得有些妄加评论,我只是想表达,XP这个操作系统和它所代表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更能理解它所代表的时代意味着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市场和法制也越来越成熟,因此可以预期遍地盗版的时代不会再有了,懂得尊重知识产权,懂得支付商业服务来获得必要支持在未来也将变得顺理成章。但同时,也希望微软好自为之,别再发生不公平定价就好。
以后如何选择操作系统——微软是不是唯一选择?
还是那句话,时代变了!我的感受是——微软在吃老本!就围绕今天的话题——操作系统来论,现在的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起码可以分成桌面和移动,当然也可以加上服务器(但是相信这个领域是*nix的天下)。把桌面和移动放在一起来说,就意味着桌面系统的重要性在大大降低,移动系统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即使单以桌面操作系统而论,Windows也面临着Mac和Linux的竞争。
换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可能就更清楚了,那就是守着Windows而没有更换其它操作系统的原因是什么?有的人说是习惯,但并不充分,因为简单的使用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不用花太多时间,更何况竞争对手的系统也没什么本质差别,无非是原来在这里的按钮现在在那里。所以,我认为还是以下的原因更重要:
-
办公软件。其实我们一直在讨论XP停服,但同时停服的还有Office 2003。应该说Windows的统治地位更多地依赖于Office系列,人们对于Office的依赖性更强,这个是很难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单位不使用Office很容易,但考虑到业务往来单位还在用,为了保持兼容性,大家也就都不敢改了。至少在整个社会办公都向PDF或者其它电子化方式转移后才会明显降低这种依赖性。
-
专用软件。这一点可能是对那些自己开发软件和办公系统的公司或单位来说很重要,因为XP毕竟持续了12年,大量公司和单位都基于XP开发了专属的工作系统,现在别说更换到Mac和Linux,就是换到Windows 7都费劲。
说了这两点,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出来微软就是在吃老本了。试想一下,我们的办公对于微软Word的功能有多大依赖呢?记得在Office 2007刚面世的时候,就用评论说,Office 2007更多关注的是协作的功能,至于办公排版本身,Office 2003已经达到极致了。其实2003也很臃肿,按照Google推广Google Docs的理念,我们正常办公只需要设置各级标题,加些粗体、斜体和列表等简单排版,所以很多云办公软件足够啦!事实也是如此,对于最终的精美排版输出的需求应该是很小的,甚至不需要,因此如果不是人们的习惯的话,Office真是没啥必要。而它的替代品也做得很优秀,比如我们中国的WPS,还有开源的LibreOffice都是非常棒的办公软件,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办公软件解决方案。所以,微软依靠人们的习惯赚钱并不那么安全。
至于专用软件,其实企业的软件早晚要更新换代的,特别是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如果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多于自行开发的话,那么对于操作系统的依赖将会降低,毕竟现在专业软件都会是跨平台的。补充一下,前面提到的专业排版输出类软件,其最佳平台恰恰不是Windows,而是Mac!
最后,我们根据这些分析,还是回到讨论操作系统的选择。未来的操作系统选择中,Windows不再独大是定局了,如果不是中国人整体的计算机水平还不是很高,可能早就如美国等国家中大量使用Mac或者Linux系统了,其实对于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人来说,系统之间没什么鸿沟的。所以,操作系统的竞争在于稳定和体验,同时还有生态圈的构建。别忘了,就稳定而言,Mac和Linux由于都属于*nix系统而具有天生的优势,至于说体验,还有比苹果更优秀的吗,至于说生态圈,iOS的AppStore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样说来,微软还不是在学苹果吗?其实微软非常优秀,Windows也是极棒的操作系统,只不过前面提到的东西都是摇摆的因素,告诉我们微软不再独大,日子得小心着过了。曾几何时,“施乐”就是复印机的代名词,但是现在提起复印机大家想到的是惠普和佳能;而“柯达”也是胶卷的代名词,但是现在连柯达带胶卷都成为历史了。